XX33448899 @gmail.com
添加时间:通常情况下,为了追求更小的纳米工艺,光刻机厂商的解决方案是,使用波长越来越短的光源。ASML就是这种思路。现在国外使用最广泛的光刻机的光源为193纳米波长深紫外激光,光刻分辨力只有38纳米,约0.27倍曝光波长。这台国产光刻机,可以做到22纳米。而且,“结合双重曝光技术后,未来还可用于制造10纳米级别的芯片”。
1. 目前与14年底不同一:价值股估值与持仓不同14年底价值股井喷的背景是:低估、低配。14年底金融地产代表的价值股出现井喷行情,14年11-12月券商板块最大涨幅144%,保险板块最大涨幅94%,银行板块最大涨幅52%,地产板块最大涨幅36%,代表价值蓝筹的上证50大涨65%,而创业板指涨幅为-1.4%。当时价值股井喷的背景是价值蓝筹板块整体低估低配。首先从价值股板块的估值以及估值历史分位来看,在14年11月(具体为14/11/20)银行、保险、地产等板块都处于极低的历史估值分位水平。具体来看,银行板块PE(TTM)/PB(LF)(下同)分别为4.7倍/0.86倍,分别处于05年以来由低到高5%/5%的历史分位水平;券商板块PE/PB分别为29倍/2.2倍,分别处于05年以来由低到高70%/59%的历史分位水平;保险PE/PB分别为13倍/1.7倍,历史分位水平分别为4%/10%;地产PE/PB分别为16倍/1.9倍,历史分位水平分别为30%/25%。其次从基金持仓角度来看,14年底价值股仓位占比较低。在14Q3基金重仓股中银行板块占比7%(2010年以来平均占比7.6%,下同),地产占比3.7%(5.1%)、券商占比3.2%(1.2%)、保险占比2.9%(3.8%)。此外,14年底金融地产井喷的催化剂是宏微观流动性非常宽裕。宏观上,14年11月22日央行开始降息,标志着货币政策明确转向宽松,在14/11-15/6期间,央行连续实施了4次降息和2次降准。微观上,政策鼓励金融创新,融资融券业务快速发展。14年末融资买入额不断提高,融资买入额从14年11月平均的700亿元/日持续升至15年4月的2213亿元/日,融资余额也从14年11月初的7047亿元升至最高15年6月最高的22049亿。在金融地产明显低估低配背景下,大规模降息降准,叠加金融创新、融资融券等业务的快速发展共同推动了14年末价值股的井喷行情。
3. 应对策略:来日方长,不必慌张战略乐观,19年类似05年。对于2019年全年,我们维持《穿越黑暗迎黎明——2019年A股投资策略-20181209》乐观观点:目前A股处在第五轮牛熊周期末期,熊市下跌的时空比较充分,估值处于历史底部,大部分风险已释放完,全球各国股市横向比较,A股吸引力更大,中国发展股权融资支持产业升级,居民资产配置将偏向股市,战略乐观。前期报告《现在类似2005年-20190217》、《市场反转需要啥信号?-20190220》中分析过,目前市场基本面背景更像05年上半年,盘面特征更像05年下半年。市场底往往领先业绩底出现,但只有在确认部分基本面领先指标企稳回升之后才出现市场底。基本面领先指标主要有社融增速/信贷余额增速、PMI指数、基建投资增速、地产销售面积增速、汽车销量增速等5项指标,05年、08年、12年、14-16年牛市启动或者大反弹行情启动时,均是3个及以上领先指标改善后市场底才出现,但是目前只有社融指标改善。从催化因素看,前几次领先指标见底多数在出台较大力度放松政策后,如08年9月降息降准、11月四万亿投资计划,11年12月降准后12年1月开始地产政策结构性放松、6-7月两次降息,2014年11月降息,2016年2月地产政策放松等,目前政策只停留在降准层面,基本面领先指标企稳可能需要进一步减税降费,甚至降息、地产结构性放松。不过,目前市场盘面特征更像05年下半年,历史上市场底出现时有两个盘面信号,一是高股息类传统价值股领先指数3-6月企稳,如招商银行、格力电器、宁沪高速、长江电力等,二是白马股即有一定成长的价值股在指数见底时出现补跌,跌幅30%左右,如贵州茅台、美的集团、伊利股份、恒瑞医药等。目前这些盘面特征出现了,这与基本面背景有所出入,我们认为这主要与外资持续流入有关。外资类的长线价值型资金的提前配置有可能会使得市场底提前,关键还是看未来一段时间基本面领先指标能否企稳,如企稳,抢跑成功,否则市场仍可能折返回去。
与此同时,腾讯又一次抄了阿里的后门——上一次是在2014年春节,微信红包“奇袭珍珠港”——马化腾举起“去中心化”大旗,和阿里在线下零售领域寸土必争。而在微信生态中快速生长起来的拼多多等社交电商,则沿着淘宝的历史足迹,向阿里发出了挑战。和“红包之战”不同的是,这一次阿里并没有拉响警报,不曾像之前那样“凝视对手”,以至于不自觉地亦步亦趋。如今阿里处之泰然,既明了自己的长处,也知道自己的限度,颇有些“他强任他强,清风拂山岗”。
七险企成功发行资本补充债今年在7家成功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公司中,金额最大的是中国人寿,达350亿元;票面利率最高的为6.25%,最低的为4.18%。从发行期限来看,这些债券皆为10年期付息式固定利率,皆附有发行人选择权。具体来看,7家公司分别为中国人寿、百年人寿、珠江人寿、平安产险、中英人寿、泰康养老保险、太平财险。
不过,助贷业务能否帮助玖富在资本市场上讲出一个颇具想象力的故事,恐怕尚需时间验证。2018年底,监管在《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》中鼓励“助贷”转型方向,但到了不久前曝出的《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有条件备案试点工作方案》及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座谈会中,“助贷”已不见踪影,这又给市场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。